進貨單

提供維護貴公司的產品進貨記錄,此為成本加項的單據。

【新增_操作步驟】

  1. 點選〔新增〕。

  2. 輸入「日期」、「廠商」、「進貨人員」...等資料。

  3. 依實際需求設定〔進貨資訊一〕的發票相關資料。

  4. 輸入〔進貨明細〕。

  5. 確認無誤後,即可〔儲存〕並〔核准〕。

亦可由採購單進貨驗收單、或借入單轉單帶入,則不開放「產品代號」修改。

【欄位說明】

〔進貨資訊一〕

  • 幣別/發票類別/課稅別/付款方式:預設帶入此廠商的設定,可依實際需求修改。

  • 匯率:預設帶入幣別的「匯率」,可依實際需求修改。

  • 付款方式:可下拉選取已設定的付款方式,亦可點選付款方式提供查無新增功能。

  • 發票號碼/發票日期:可利用〔小幫手\發票建立〕輸入進項發票建立作業後,儲存回填。

  • 批次結帳:當輸入廠商採用「批次結帳」時,此註記自動勾選;於進銷單[儲存]時 ,不會產生帳款資料,而是在執行【批次結帳作業】才產生進銷帳款及提供發票開立。

  • 不產生帳款:勾選,表示不產生應付(收)憑單帳款、且[小幫手]不提供“訂金輸入”、“帳款結清”功能;當來源為【進貨費用分攤】產生的進貨單時會自動勾選[不產生帳款]註記,並控制此單據不得修改、刪除、及取消核准。

  • 加扣項合計:依〔加扣項〕明細輸入相關加扣項金額計算顯示,於此交易一併向客戶請款使用;故此單據儲存後,產生帳款金額=單據金額+加扣項金額。

  • 應稅金額~總金額:依〔進貨明細〕的各產品金額加總後回填。

  • 本幣/原幣:此功能鈕用於輸入外幣時,可進行切換幣別查看應稅金額~總金額。

    • 本幣:以共用參數的預設「幣別」換算顯示。(EX:NTD臺幣)

    • 原幣:此單據上所輸入的「幣別」。(EX:USD美元)

  • :用於展開、收合〔進貨資訊一〕、〔進貨資訊二〕的頁面。

〔進貨資訊二〕

  • 對方單號:備註欄位。

  • 結帳日/對帳日/應付日:預設為進貨日期,若廠商有設定「結帳週期」,則依此設定表達。

  • 批次結帳稅差調整:此選項採[批次結帳]使用,於批次結帳作業執行後,自動回填的註記。

  • 統編/地址/聯統人:新增時可下拉選取「請款廠商」其餘組別的內容供選取。

  • 帳款號碼/訂金帳款單號/訂金付款單號:可追帳此筆單據關聯的帳款、訂金帳款、訂金付款單資料。

  • 列印次數:唯讀欄位,預設為0;於單據點選[列印]鈕,單據預覽畫面點選[列印PDF]鈕時,回填單據「列印次數」+1。

  • 備註:可於進貨管理參數設定,設定將此備註帶至應付憑單的備註。

〔傳票資訊〕

  • 不產生傳票:打勾,表示此單據不需要產生傳票。

註1:當採用「批次結帳」者,系統會自動將「不產生傳票」灰階,不開放此選項。

註2:當勾選「不產生帳款」者,自動將「不產生傳票」選項打勾,不提供修改。

  • 自定類別:若此單據傳票類別的[取得方式]設定為"自定類別"產生傳票時,會依「預設自定類別」填入,並依自定類別「無值檢核方式」判斷及控管;此欄位不可空白,否則後續執行子系統分錄拋轉會失敗,無法產生此單據傳票分錄。

  • 傳票號碼:可追帳此筆單據關聯的傳票資料。

〔進貨明細〕

  • 品名:輸入產品代號後帶出,以藍字呈現,表示點選即可開啟此產品的產品維護進行查看或修改。

  • 品名備註:預設帶入品名,可依實際需求修改。

  • 庫別:若有輸入主檔的「部門」,即依部門過濾可選取的庫別。

註1.當採購管理參數設定有勾選「預設帶入產品檔主要庫別」、且時「預設庫別」空白時,單據會產品維護的「主要庫別」填入單據「庫別」欄位。

註2.若採購管理參數設定的「預設庫別」有輸入值,則單據明細「庫別」預設以「預設庫別」設定填入。

註3.若資料是經由產品複製、單據複製、單據轉入產生,會以來源單「庫別」為主。

  • 贈品:勾選,即表達此產品為贈送,故將單價、金額相關欄位灰階,不開放輸入。

  • 批號:若此產品於產品維護勾選「批號控管」,此欄位為必填;並可依實際需求輸入生產日期有效日期

  • 課稅別:依〔進貨資訊一〕的課稅別帶入,若此產品為免稅,可依實際需求調整,或是於產品維護勾選「免稅品」,即可預設帶入。

  • 包裝單位:若此產品於產品維護設定〔單位換算〕,可下拉選取此筆所使用的包裝單位。

  • 包裝數量:輸入此包裝單位的數量。

  • 庫存單位數量:「包裝數量*換算比例」計算後回填。

  • 庫存單位:表達此產品於產品維護設定的庫存單位。

  • 單價/折數:可於進貨管理參數設定預設帶入,輸入此包裝單位的單價及折數。

  • 未稅金額/稅額:依「課稅別」設定,〔單價*匯率〕計算後表達。

  • 含稅金額:灰階,以「未稅金額」+「稅額」表達。

  • 原幣未稅金額/原幣稅額/原幣含稅金額:表達此單據上所輸入的「幣別」金額。

  • 產品描述:可設定由產品維護帶入,亦可點選開窗自行輸入。

  • 明細備註:點選開窗自行輸入。

  • 儲位:判斷共用參數是否有勾「使用儲位管理」時才會呈現,並受產品維護勾選「儲位管理」與否,決定是否提示訊息。

  • 儲位代號/儲位庫存數量:抓取產品儲位資料維護、產品+庫別[儲位資料]頁面顯示

    異動包裝數量:請輸入單據異動數量、對應加、扣「儲位代號」的異動數量。

儲存時,增加檢核本幣總稅額≠本幣明細合計稅額、且稅差超過1元時,提示稅差調整功能;當稅差1元以上時,會出現是否微調的問句,點選確定會將稅差自動調入明細稅額最大那筆;點選取消,則保留自行輸入的稅額。

註:透過轉單匯入、EXCEL匯入則略過檢核,一律由系統自動調整。

入庫類及出庫類儲位使用,會依據共用參數「出入庫自動預設儲位」、「出入庫自動預設儲位」的勾選判斷。

〔加扣項〕

  • 加扣項代碼:開窗可選取費用項目已建立資料。

  • 原幣金額:輸入加項金額,請打正數;若為扣項金額,請打負數;若主檔為外幣,則明細輸入原幣金額後,依「匯率」換算「本幣金額」,並同步更新主檔「加扣項合計」欄。

註1:〔加扣項〕頁面,提供輸入此交易所發生的加項或扣項金額,可於此交易一併向客戶請款使用;故此單據儲存後,產生帳款金額=單據金額+加扣項金額。

註2:執行[訂金輸入]功能時,於「應收(付)金額」會包含 「加扣項合計」金額。

註3:當進銷單儲存判斷「加扣計合計」+單據「總金額」<0,會提示「加扣項總金額+ 單據金額<0,導致帳款金額為負數,請修正」,並鎖住不可儲存。

明細欄位是否顯示,請參考單據功能介紹說明。

【小幫手_功能說明】

  • 轉進退單:請勾選此筆進貨單欲退貨的產品,並輸入「退費包裝數量」,按〔確定〕後產生進退單,確認無誤即可儲存。

  • 轉進折單:請勾選此筆進貨單欲折讓的產品,並輸入「本幣折讓金額」,按〔確定〕後產生進折單,確認無誤即可儲存。

採購管理參數設定,設定「進退折數量金額不可超過原單檢核」控管功能:

1.於轉進退單「數量」超出原進貨單「數量」時,會依採購管理參數設定提示、或鎖住不可存檔控管。

2.於轉進折單「金額」超出原進貨單「金額」時,會依採購管理參數設定提示、或鎖住不可存檔控管。

  • 發票建立:點選開啟進項發票建立作業的〔維護〕畫面,並預設帶入此筆進貨單資訊,提供輸入營業稅相關發票明細,並將「發票號碼」、「發票日期」回填〔進貨資訊一〕的欄位。

  • 發票查詢:點選開啟此筆進貨單進項發票建立作業的〔維護〕畫面,可另設定條件查詢。

當進貨「總金額」為0,則不提供「發票建立」、「發票查詢」功能,自動隱藏此二個選項。

  • 採購轉入:可提供依相同廠商已核准、尚未結案的採購單,依「產生進貨單的方式」選擇「依採購單號逐筆產生」逐筆轉成多張進貨單;或「依相同廠商合併產生」相同彙總轉成一張進貨單。

  • 進貨驗收轉入:可提供將多筆相同廠商已核准、尚未結案的進貨驗收單,彙總轉入成一筆進貨單。

  • 借入轉入:提供將借入單數量拋轉為進貨單,並產生應付憑單

  • 批次資料修改:提供批次修改「不產生傳票」、「不產生帳款」、「自定傳票類別」、「備註」、「自定欄位一~十二」...等資料。

單據需有「修改」權限,[小幫手\批次資料修改]才會顯示,且需於權限群組的[原則]頁面,加入「OT0001單據批次資料修改」功能才開放使用,否則提示“尚未啟用此功能,請至群組權限設定。是否前往?”。

Last updated

Was this helpful?